详情介绍

在1903年由高等商业课程转变为莫斯科商业学院(或莫斯科商业教育分配商业学院)。在1917年莫斯科商业学院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经济学高等学校。在1919年的莫斯科商业学院被国有化,与公司的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改称为为国民经济(胡志明市)卡尔·马克思的莫斯科研究所。在1991年8月13日该研究所更名为俄罗斯经济科学院普列汉诺夫而得名。在2010年该院校获得大学地位,并更名为俄罗斯经济大学。在2012年12月21日在教育部的命令下正式成为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

 

当今社会的现实要求该大学指定的学习计划,不仅要求专业能力的形成,还需要塑造人格特质、增强责任感、爱国主义、领导素质、更要掌握先进的技术。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在培养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方面已经有超过109年的办学经验,为国家的经济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该大学继承了高等学校的爱国主义传统,并遵循和积极发展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完成教学工作。该大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用现代技术通过5到10年的时间,培养出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所需要的专业人员。如今该大学有超过90个专业课程,包括45个本科学位课程,30个专家学位课程,15个硕士学位课程。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按照国际标准学士硕士模式,培养高等的专业人才。这个模式包括:1年预科+4年的本科学习取得学士学位;1年预科+2年的研究生学习取得硕士学位。 另外大学某些专业不进行学士的培养,而是按照俄罗斯传统高等教育的模式:1年的预科+5年的专家学位的教育。在学业结束之后,毕业生取得专家学位证书或其它相应等级证书。 本科毕业生有权进入研究生院学制两年的硕士班学习。结束两年的学业后,通过国家考试及硕士答辩后,可以获得国家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各种学制的毕业生可以通过俄语(或者其它外语)的附加考试并获得专业的翻译证书。

 

建校多年来该大学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在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的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多数毕业生在政治、经济、商业和科学研究等不同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优秀毕业生包括政府官员、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商业领袖、社会活动家。该大学有30多个分校,分布在俄罗斯各地及海外。有很多外籍的专家学者也积极参与到该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当中。该大学在国际交流方面积极加强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

 

 

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该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合作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学校以及管理系对外活动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发展与中国高校的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该大学已经与中方院校签订了12份合作协议,其中有6份是由管理系牵头完成的。中方合作院校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到中国参加交流活动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其中有不少学生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在2013年该大学加入了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该大学主办的活动:一年一度的国际商业周,主题为全球背景下的战略管理;中俄大学生夏令营,在俄罗斯和中国分别举办(在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的框架下); 《莫斯科-北京-伙伴或朋友》大师讲堂系列(附属于莫斯科市教育局《大学星期六》项目),吸引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中学生前来参加。

 

俄中经济俱乐部

俱乐部成立于2015年12月,其任务之一就是促进经济、人文和文化的合作发展以及与商界代表的交流互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

 

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

在2013年该大学加入了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在中俄两国关系日趋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双方高校之间的教育科研合作。协会要求成员院校之间举办教师和学生交流活动,共同举办夏令营和学术研讨会等。


院系专业


财政系。

营销系。

管理工程系。

商务系。

经济学系。

数学经济学和信息学。

国际贸易系。

“院系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ool——国际商学院”。

酒店的餐厅、旅游学院和体育产业。

应用系攻读学士学位。

贸易经济系和商品学。

法律系。

远程教育系。

学院职业教育更多

商学院“Integral。”

院系的主要方向为大学教育活动。共有58个教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