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冬夏令营> 详情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科考夏令营 · 6天5夜
报名中
8800 【原价8800元】
  • 预 约23
  • 活动对象初高中生
  • 行程天数6
  • 活动地点锡林郭勒
  • 出发城市全国
  • 推荐指数
  • 节肢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
  • 降水格局的改变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生产力、碳循环过程等产生重要影响。
  • 锡林郭勒草原共有种子植物658种,分属于74科,291属.其中裸子植物有4属,6种;被子植物为287属,652种。

1、参加活动所有人员需持有绿色健康码或相关证明;

2、遵守活动纪律和活动安排,积极、准时参加各项活动,遵守作息时间;

3、活动期间不得脱离团队,遇事需向组织方请假;

4、每晚22:00熄灯并准时休息;

5、活动期间注意仪容仪表,团结互助;

6、活动期间,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如发现身体不适或财物遗失及时告知营务工作人员;

7、野外考察或采样时要注意人身安全;

8、爱护科考工具,使用结束后及时归还。

微信图片_20210707175338.png

内容简介: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十年来由于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例如过度放牧,约50%的草地处于退化状态,而且以每年3.7%的速度在增长,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群落生产力下降,甚至可能引起荒漠化。

为解决草地退化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围封(禁牧)被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已成为草地恢复管理的重要措施。


研究目标:

土壤含水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评估草地恢复成效的两个关键因子。

因此,本研究拟选取位于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附近(图1a),不同围封年限的典型草原,例如,围封0年(放牧)、8年(2013年围封)和22年(1999年围封),为研究对象(图1b),探究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含水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不同围封年限的响应。

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围封管理方式在内蒙古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内容简介: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放牧家畜通过践踏、采食等行为对草地植物种类和草地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有利于草地健康发展;维持较高的草地产量有可以为家畜提供更丰富的食物;而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是物种丢失和生产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会引起草地退化。


研究目标:

那么,怎么合理的利用草地更有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重度干扰假说认为中等程度干扰可以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放牧优化假说认为适度的放牧可以维持较高的草地生产力。

为此,我们设计了多个水平的放牧实验,旨在探讨和找出最优的放牧强度。

内容简介:

节肢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世代周期短、个体微小、种群数量大、生殖潜能大和对栖境扰动敏感等特征,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之一,对草地生物多样性起着关键的驱动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和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是正相关的,因为更多的植物群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
同时,放牧对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植物群落产生影响,而植物结构(植物高度和植物盖度)和植物多样性严重影响着昆虫结构。
因此不同放牧强度引起的植被变化会对节肢动物群落的改变产生级联反应。


研究目标:

为了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内蒙古典型草原节肢动物的影响,我们依托于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放牧平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调查节肢动物的多度和生物量,以及植物结构和多样性。

内容简介:

草地生态系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放牧是主要的草地利用方式。

长期的放牧不仅仅对植物的地上部分产生影响(采食导致植株变矮变小),还会对植物的地下部分(根系)部分产生重要的影响。

之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放牧会使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增加,同时也有相反的结论认为,放牧会使地下生物量减少或保持不变(没有显著的差异)。


事实上,对于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放牧,还与放牧的年限、放牧的强度以及放牧区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可能是一种或者几种因素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了地上以及地下生物量的改变。


研究目标:

通过对不同的放牧强度下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

1)放牧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仅存在于可见的地上部分,还对植物地下部分有重要的影响;
2)不同的放牧强度对于植物地下部分影响是否相同?同时更值得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牲畜无法接触到植物的地下部分,但会对地下部分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

内容简介:

锡林郭勒草原共有种子植物658种,分属于74科,291属.其中裸子植物有4属,6种;被子植物为287属,652种。

但近几十年的超载过牧,已经导致该地区草原的严重退化,有些植物种如单花郁金香(Tulipa uniflora(Linn.)Besser ex Baker)在区域内已经消失,植物多样性与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


研究目标:

通过对常见草原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特征的实践学习,了解草地植物的基本特征,发现这些植物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些是与我们食用的蔬菜同科、属,有些是天然的中草药,有些是美丽的观赏植物,有些是美味的山野菜,有些是优良的牧草。达到亲近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与神奇的目的,做一名草原宣传的使者,为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一份力量。
课程设计:1、野外认识植物、记录植物的特征2、室内整理:按照应用价值对草地植物分类3、总结汇报。

内容简介:

降水格局的改变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生产力、碳循环过程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降水格局变化,包括降水量的年际间波动,降水频率的改变,降水季节性分配的变化以及降水强度的改变等,均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降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土壤水分的变化来实现,土壤水分的变化进一步调控植物群落光合作用和生物物质的积累,从而改变生态系统其他营养级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


研究目标:

弄清降雨量改变处理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等多个非生物因子变量的影响;
揭示降雨
早一步
放眼世界,扩大格局
孩子成长快人一步
早报名 抢优惠
夏令营报名

咨询陈老师

15201486362

咨询陈老师

13717664379

咨询电话

15210176092

13718697690